清晨的马路边,熙攘的食客挤满小店,锅气顺着一间间旧门店升起,热腾腾的早餐散发着食物的魅力,一碗带着暖意的早餐下肚后,食客们的神色变得满足而幸福……早餐,是极具幸福感的存在。近期以早餐为拍摄对象的纪录片《早餐中国4》播出,刷新了观众对早餐花样的认知。
在前三季的纪录片中,嫩滑浓稠的生滚粥、麻辣呛口的重庆小面、汤鲜味美的舟山海鲜面等依次登场,向观众提供了一份“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精神抚慰,《早餐中国》系列纪录片也因此成为观众的“下饭综艺”。《早餐中国4》传承了前三季烟火气、趣味性和治愈感三大特点,本季将在“美味”“故事”“共情”三个维度上深度开掘,为每一个脚踏实地、努力追光的人们,送上人间好“食”光。
“两年磨一剑”
精益求精深耕“早餐烟火气”
从年到年,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早餐中国》一口气推出了三季,豆瓣评分从8.1分,到8.9分,再到9.1分,成攀升趋势。前三季共用集的篇幅,带领观众走遍大江南北,认识了种早餐,也记住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故事和瞬间。
在这样的情境下,《早餐中国》主创团队“激流勇进”,用两年的时间去打磨第四季,深挖早餐店背后的故事,将早餐里的人情激荡与天长地久别开生面地呈现给观众。
“我们选择早餐店,是有标准的。”总导演王圣志透露,在拍摄过程中,主创团队形成了一套“小准则”,其中“普通平凡”是最重要的一条。“我们要拍的不是‘网红店’,我们要求这家店只做一到两样的经典菜式,而且希望店里有两代人以上的经营。最后,这家店一定是当地民众每天都要去吃的,是组成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套“小准则”让片中每一帧画面都显得温馨而日常,透露出生活的烟火气。
安顺油炸粑、涪陵豆花饭、鸡蛋布袋、西双版纳糯米饭、开封四味菜、邵武脚掌糍……从南到北、从东到西,30份各地特色风味一一登场。一地一食,一城一味。有些在观众看来是闻所未闻的新奇早餐,但在当地,它们是习惯、是日常,是植根于胃肠里的一份踏实。
中国人对美食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连接,监制朱乐贤谈到《早餐中国4》的选题考量时,说道“一方面主创团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