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新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神奇的发现图中国江西网
TUhjnbcbe - 2025/5/22 10:17:00

开栏的话

文物是一种物化的文明,凝聚着古人的智慧,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每座城都有一座博物馆,记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其中的一件件藏品,就是一段段历史。

解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实就是解读历史,解读一个地方的文化基因,解读悠久历史长河中,蕴藏着的先人智慧、文化之光。

自本期起,我们将从省内各大博物馆中遴选出最珍贵、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藏品,推出“镇馆之宝”系列报道,通过生动鲜活的文字,神奇或传奇的故事,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重新“活”起来;也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因此而感受文物的魅力、文化的吸引,进而走进博物馆,直观感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编者

□本报记者温凡文/图

宋代彩绘立人罗盘陶俑

站立远眺的古人陶俑,手中捧着一个圆形物件,上面有刻度、有指针……如果没有讲解员介绍或者墙上的文字说明,每位参观者都不会想到,它竟然是现知世界最早的罗盘造型实物。

暮春时节,走进抚州市博物馆,恍如开启了一段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不妨跟随着“宋代彩绘立人罗盘陶俑”,去聆听千年抚州“襟领江湖,控带闽粤”的尘封往事。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在指南针的基础上,我国古代的方家将磁针与分度相配合,研制出了一种名为“罗盘”的仪器,使用更方便、读数更容易,广泛用于堪舆和航海。

世界上关于罗盘的首次记载,源于南宋笔记小说《因话录》中的一段文字“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地螺”也称为地罗,就是罗盘。

按磁针的支承方式,罗盘分为水罗盘和旱罗盘两大体系。中国的磁针和罗盘经由水陆两路西传,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罗盘的诞生国度和时间上,学术界长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较为通行的说法是,指南浮针和水罗盘为我国两宋时期所创制,旱罗盘则是欧洲的发明。另一种说法认为旱罗盘也是中国发明,不过,并没有实物佐证。

直到年的一次考古发掘,才让范宜宾提及的内容始现端倪。时年,抚州市临川温泉乡莫源李村的窑背山发现南宋邵武知军朱济南墓,墓内出土了一批陶俑,均为模印贴塑而成的单体侍立状圆雕,大部分俑底写有该俑名称的墨书题记。其中两件陶俑(一件保存完好,另一件残破)造型相同,怀抱形状疑似半个罗盘的物件,俑底墨书“张仙人”三字。

“仙人”应该是对从事堪舆职业方家的尊称。考虑到半圆形并非罗盘的标准形状,只能从陶俑的身份上推测出罗盘的可能。

距那次发掘12年后,抚州又有一次新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

年5月,原抚州地区粮食储备库工地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一件陶俑引起了专家的注意。这件陶俑高23.2厘米,底径7.6厘米,重量为克,陶质灰白色,俑底墨书“章坚固”三字。最显眼的是,陶俑手中捧着的一个带有指针的圆形物件:指针中部为菱形,中间有小洞,两侧呈长条状,作左右指向,右指针针端为矛头状,整个指针位置居于圆盘中央,针端与圆盘相接,圆盘为宽平面环状,盘上有明显的表示刻度的条纹。如不计指针针端和俑手掩盖的盘面刻纹,刻度共有15条,其中两条十分靠近且一端相接,其他刻度之间的距离则大致相同。毫无疑问,这是一件装在刻度盘上、可以转动用来指示方向的罗盘!

经考证,陶俑的年代属于两宋时期。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早在12世纪,我国就已使用罗盘确定方位,这一发现将旱罗盘发明的时间提前了近年。

专家们将这具陶俑命名为:宋代彩绘立人罗盘陶俑。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国之瑰宝”和“文明传承”两个主题展出一系列文物。抚州市博物馆馆藏的国家二级文物宋代彩绘立人罗盘陶俑参展,在核心展区“智慧的长河”主题中展出,是我省入选该主题展的唯一珍宝。

“在众多的馆藏文物中,宋代彩绘立人罗盘陶俑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是抚州人民的骄傲,也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抚州市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陈芳妮的语气中有一份遮掩不住的自豪。

站在博物馆的展品柜前,记者与陶俑对视许久。立人束发,两眼炯炯有神,目瞻前方,面泛朱红色,一袭黄褐色右衽长衫。其手中捧着的罗盘,不仅承载着古代先民的智慧,还给这块孕育了深厚临川文化的土地,打开了一个充满无穷魅力的科技世界。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奇的发现图中国江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