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新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这座古镇全国罕见,袁崇焕还在此留下他的墨
TUhjnbcbe - 2025/1/9 23:03:00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250104/h8ux6lt.html

和平古镇地处闽西北,隶属南平邵武市,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也是福建省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至今保留着众多具有当地特色的古民居建筑,大多都是明清时期的“豪宅”,雕梁画栋、气派非凡。

古镇原先有四大城门,因为历史原因,现只有北门和东门是较为完好地保留下来。城墙用大块的卵石筑成,东门谯楼是三重檐歇山式,而其他均是两重檐的。

由于和平古镇在古代是邵武通往江西、建宁、汀州等地的交通要道,历史上被称之为“八闽第一重镇”。因而时常有匪徒出没,经常遭到山贼土匪骚扰和掠夺,一些大户人家愤而难忍,便提议集资与当地山民修建了这座城堡,以抵御山贼的侵扰。故此才有这座较为罕见的村镇式城堡。

城堡周长丈,占地0.43平方公里,修建材料全部就地取材,全部用河卵石砌成。

和平古镇保留了完整的古街巷,城堡内有两条分别连接东西城门和南北城门的主街,中间铺青石板,两边则铺河卵石;这条古街被誉为“福建第一街”。

古街全长余米,宽6-8米。主街两旁古名居鳞次栉比,多为砖木结构。街上商铺林立,古镇的人们还依然安逸的生活在这里。

古街两旁分布着几十条纵横交错,由河卵石铺就的巷道,或长或短、或窄或宽,古朴悠远。

古镇内古县衙、古书院、大夫第等历史古建保存完好。

和平县丞署是全国保留最完好的分县衙门,是乾隆年间所建。

和平书院是闽北最早的一家私人书院,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由唐代名仕黄峭弃官归乡后所建。正门门楼的门窗砖刻阳文和平书院四个楷书大字。

屋顶形似一顶官帽,门楼无其他雕画装饰,质朴无华。上方一个门,两边各一券拱门,形似一个品字。据说是暗喻读书为做官,做官要做有品级的大官,体现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意识。

进入书院大厅,必须登十三级台阶,前六级为努力读书,从第七级开始为七品至一品,寓意步步高升。大门上方的木雕月梁像打开书卷的样子,寓意开卷有益。书院正厅为授课之所,正上方悬一匾,上书万世师表四字。

和平书院原先是私人的书院,专供黄氏一族中的子弟就学。自宋以后,和平书院逐渐成为一所地方性学院,吸引了一大批历史上著名人物到书院讲学,如朱熹、杨时都曾到和平书院讲过学。据说现存和平书院的东面门上“和平书院”四字就是朱熹题写的。

历史上曾培养了两宰相,六尚书,一百三七名进士,被誉为“进士之乡”的美誉。

和平古镇还保留着多座精美气派的大夫第、司马第、郎官第等;是闽北古民居建筑群的典型代表之一。

离和平镇不远处有座天符山,山上有座聚奎塔,始建于明末,为砖木石混结构,共五层通高20余米,呈六角形状。

每层都有精美的浮雕壁画,底层塔门镶嵌黑砚石门额,上面“聚奎塔”这三个苍劲的大字,乃明末将领袁崇焕所书,是至今袁崇焕留下唯一可信的极为珍贵的墨迹与文物。

万历四十八年,37岁的袁崇焕被朝廷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这是他平生第一次走马上任。在任期间袁崇焕处理冤狱,断案公正。甚至有居民家着火,他亲自为民救火。

当时的袁崇焕虽身在八闽,却心系辽东。他在公务之暇,了解边事。袁崇焕企盼做一番大事业,他联络志同道合者,为共同理想而奋斗。如袁崇焕在邵武招纳的军人罗立,后再固守宁远之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座古镇全国罕见,袁崇焕还在此留下他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