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忘恩负义,甚至惨无人道地弒主害友,他一定会失去人心,最终遭遇失败的下场。
今天我们介绍的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就是上面所述的代表人物,他还因为这些拙劣行为,自毁前程,最终败给朱元璋,自己也国破身亡。
陈友谅照下面就来说说陈友谅的不平凡故事。
一.靠恩将仇报上位,成江南最强义军
陈友谅(年-年10月3日),沔阳(今湖北仙桃)人,是一渔家之子。他年少时读过书,略通文义,其力大过人,闲时曾练习武艺。成年后曾任县里的小吏,但这并非他的目标,其野心较大。
年(至正十五年)正月,年轻气盛的陈友谅,趁元朝末年乱世之秋,于黄蓬发动起义,后经南方红巾军将领倪文俊引见,加入红巾军,初为簿书掾(相当于秘书),后以功升至元帅。
逐步在红巾军站稳脚跟的陈友谅,不满足于现状,试图寻求更大的发展。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好事,但他采取的手段却不是太光彩。
年(至正十七年)九月,当倪文俊谋害徐寿辉(红巾军起义头领)未成,逃到黄州来投奔陈友谅时,陈友谅不仅没有报答这位领路人的恩情,而且乘机杀害了倪文俊,并吞并了他的军队,自称宣慰使,随即又称平章政事。
陈友谅画像掌握了一定军事实力的陈友谅,顺势率军攻陷安庆、破龙兴路(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又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路(今江西吉安)、领兵进入抚州;再破建昌路(今江西南城)、赣州、汀州、衢州、襄阳路、遣部将王奉国攻信州(今江西上饶)。
陈友谅一路所向披靡,最终成为了当时长江以南最强的起义部队。
二.弒主称帝,失去人心
年(至正十九年),陈友谅以会师为名,从江州突然来到安庆,刚一登船便马上杀了毫无防备的红巾军骁将、号称“双刀赵”的赵普胜,进一步掌握了红巾军的军权。
此后,陈友谅便愈加骄狂起来。在进驻采石矶后,他派遣部将假装到徐寿辉面前陈述事情,趁机安排壮士用铁器击碎徐寿辉的脑袋。徐寿辉一死,陈友谅便以采石的五通庙为行宫,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
陈友谅陈友谅即位之日正巧遇上大风大雨,群臣们排列在沙岸上向他道贺,没能按礼仪行事。这也许就是对他逆天行事的惩罚吧。陈友谅这些弒主害友的行径,也逐步失去了人心,为他后来的败局埋下了阴影。
三.惨败采石矶,战死鄱阳湖
陈友谅称帝后自恃兵力强大,就想向东攻取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当时的应天府是朱元璋的领地,他担心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在刘基的建议下,派遣胡大海直取广信府(今江西上饶)断其后路,又设计命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写信引诱他,让他迅速赶来。
陈友谅果然率水师东下,到达江东桥呼叫康茂才时,无人答应,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双方战于龙湾(今江苏南京城郊),结果陈友谅大败,因为潮落,船又被搁浅,死者无数,丧失战舰数百艘,陈友谅只得坐小船逃走。
陈友谅像年(至正二十一年)八月,朱元璋亲自率军讨伐,俞通海、赵德胜大破陈友谅水军于安庆,长驱直入抵达江州。陈友谅战败,连夜携妻带子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州,乘胜攻占蕲州,又攻占安庆。陈友谅的部将们纷纷投降。
由于陈友谅的性情强硬而多疑,又喜欢以权术控制部下。原天完将士大多不服他的领导,纷纷脱离,将帅也逐渐不和,使其兵力渐渐衰落。这也是后来他与朱元璋决战时以多败少的根本原因之一。
年(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尽发精锐进攻南昌。朱元璋的堂侄朱文正及郑愈坚守南昌三个月后,朱元璋亲自率军前去援救,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将到,便撤除对南昌的包围,向东出鄱阳湖,与朱元璋在康郎山相遇。
陈友谅雕塑陈友谅开始形势很好,他集合巨舰,以连锁为阵。使得朱元璋军不能强攻,以至连战三日,损兵折将,渐感不支。但是不久,天上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只,其弟陈友仁等都被烧死。(这也许又是上天对陈友谅的惩罚)
在这场战斗中,朱元璋船虽小,却轻便易行;陈友谅虽是巨舰,却不能进退自如,故而战败。第二天再战,从早晨到中午,陈友谅军大败。陈友谅想退保革奚山,但朱元璋已预先扼住湖口,拦截其退路。
在坚持数日之后,陈友谅与众将商量摆脱困境的对策。其属下右金吾将军要弃船,直奔湖的南岸以图再举;而左金吾将军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陈友谅犹豫不决,却说道:“右金吾将军所言有理。”
左金吾将军因其意见未被采纳,便率所部投降了朱元璋;而右金吾将军得知后,也率部投降了。这使得陈友谅损兵折将,处境更加困难。最终,因其军粮渐少,陈友谅只得突围冲出湖口。
陈友谅剧照朱元璋的将领们从上游加以拦截,双方大战于泾江口,汉军且战且走,但日落之时仍未能摆脱。陈友谅当时从船中伸出头来,正指挥作战时,却被飞箭射中,贯穿头颅,致使他当即死去。顿时,陈友谅军土崩瓦解,太子陈善儿被擒,太尉张定边趁夜挟持陈友谅的次子陈理(后称帝),载上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
年(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陈友谅就这样落得个国破身亡的结果。
四.老wu感悟:
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忘恩负义,惨无人道地弒主害友,最终自毁前程,败给朱元璋后,自己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
陈友谅的教训告诫我们:对待恩师与好友,决不能忘恩负义,甚至做出伤天害理的恶事。否则就会像陈友谅那样,自毁前程的同时,还会得到不好的报应。
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尊师爱友、知恩图报,团结志同道合的战友共同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陈友谅纪念馆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