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新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袁崇焕夸下海口我一人可独守山海关
TUhjnbcbe - 2023/5/4 21:33:00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万历四十七年(年)袁崇焕科举中三甲第四十名,赐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八年(年),袁崇焕被朝廷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邵武(今福建省邵武市),位于福建西北部。

袁崇焕在邵武知县任上的重要事迹,流传下来的主要有五件:第一、救民水火。《邵武府志》记载:袁崇焕“……尝出救火,著靴上墙屋,如履平地”。

第二、处理大量冤狱。《邵武府志》记载他“尽心民事,冤抑无不伸”。

第三、关心辽事。袁崇焕经常找来辽东老兵,了解辽东边事,为后来的*旅生涯,做了初步的准备。第四、聚会奎英。袁崇焕企盼做一番大事业,就要联络、组织志同道合者,为共同理想而奋斗。袁崇焕在邵武招纳的*人如罗立,后在固守宁远之战中向城北后金*大营,燃放西洋大炮,一炮发中,“歼虏数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第五、题词高塔。福建省邵武县和平镇的山林间有一座古塔,就是由袁崇焕题名的聚奎塔。塔额中题“聚奎塔”三个字,阴文,颜体,行楷,舒朗,苍劲,刚挺,圆浑,流畅。这方题刻,字迹清晰,完好无损,是至今袁崇焕留下惟一可信的极为珍贵的墨迹与文物。

邵武知县袁崇焕任职不久,遵照朝廷的规定,于天启二年(年),到北京朝觐,接受朝廷的*绩考核。他利用在京的时机,察视边塞,了解形势,为辽事进行准备。此时辽东形势,已经越来越危急。明朝先失抚顺、清河、开原、铁岭、辽阳、沈阳,又失广宁(北镇),丢弃全辽,已无局可守。

《明史》记载:自努尔哈赤攻陷抚顺以来,明朝在辽东的总兵官,阵亡者共14人。天启帝(年-年)朱由校惊慌失措,抓住首辅叶向高(-年)“衣袂而泣”。京师朝野官员,谈敌色变。明末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说:“时广宁失守,王化贞与熊廷弼逃归,画山海关为守。京师各官,言及辽事,皆缩朒不敢任。崇焕独攘臂请行。”都不敢出战,唯有袁崇焕主动请缨。

在局势空前严重的态势下,袁崇焕单骑出关,巡视形势。《明史·袁崇焕传》明确记载了在天启二年(年)正月,袁崇焕单人匹马巡察山海关一线的情况,此时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袁崇焕巡察回来之后,在谈到山海关形势时说道:“给我*马钱粮,我一人足守此!”可见其战胜敌人,早已胸有成竹。

在广宁失陷的第四天,御史侯恂(~)慧眼识人,不泥成规,提请破格任用袁崇焕,具疏奏言:“邵武县知县袁崇焕,英风伟略,不妨破格留用。”明天启帝采纳侯恂等人的建议,授袁崇焕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旋升为山东按察司佥事(正五品官)、山海监*,发帑金二十万,让其招募*士。袁崇焕赴任前,去拜见革职听候处置的熊廷弼(-年)。熊廷弼问:“操何策以往?”问他对敌用什么策略?

袁崇焕答:“主守而后战。”熊廷弼听后很高兴。

不久,袁崇焕出关就职。他的一首诗抒发了他赴辽的雄心和抱负:

五载离家别路悠,

送君寒侵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

何用安危任去留。

杖策只因图雪耻,

横戈原不为封候。

故园亲侣如相问,

愧我边尘尚未收。后来,袁崇焕在辽东听到了熊廷弼的死讯,作诗《哭熊经略》以悼念:

记得相逢一笑迎,亲承指受夜谈兵。

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亦罪名。

慷慨裂眦须欲动,模糊热血面如生。

背人痛极为私祭,洒泪深宵哭失声。

这时候的袁崇焕万万没想到,自己将遭到比熊廷弼更惨的命运!

袁崇焕任职后,上《擢佥事监*奏方略疏》。力请练兵选将,整械造船,固守山海,远图恢复。他疏言:“不但巩固山海,即已失之封疆,行将复之。”意思是说,我不但能守住山海关一线,而且将来还能收回失去的辽东。其雄心可见一斑。

1
查看完整版本: 袁崇焕夸下海口我一人可独守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