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平市首次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复制链接]

1#
甘露聚糖肽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疾病 https://m.39.net/pf/a_12625650.html

喜报

新年伊始,喜讯频传近日,中央文明办下发通知

南平市、邵武市、武夷山市

入选-年

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其中,南平市作为地级市

首次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武夷山市作为县级市

曾入选-年

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俯瞰武夷新区“天圆地方”。

文明绽放香满城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创建

持续推动,久久为功

年,南平市成功获得

省级文明城市称号后

便马不停蹄地吹响了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冲锋号角

全市上下“闻令而动”

努力书写了一份承载万闽北儿女

光荣与梦想的“文明答卷”

大投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统筹武夷新区、建阳区、延平区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延平区累计投入亿元,完成城市立面改造、道路白改黑、街道景观提升及三江六岸整治等一批城建补短板项目;

建阳区投入.3亿元实施嘉禾大道拓宽改造、双龙桥隧等57项项目;

武夷新区投资亿元,建设绕城高速、快速通道、核心区“四横五纵”路网,市文艺馆、市图书馆、市体育馆等一批场馆达到国家标准,奠定了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

▲延平区九峰山空中“网红”栈道,已成为延平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让许多腿脚不便或乘坐轮椅的市民也能通过栈道直通绿道,饱览碧水群山、三江四桥、城市风光、万家灯火。

▲武夷新区夜景

▲武夷新区体育中心总投资约17.5亿元,由“一场一馆”及配套设施等组成,是承办年省运会、全国单项比赛等重大赛事的主会场和新南平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去年10月项目封顶,今年交付使用。

▲建阳考亭古街上的油纸伞琳琅满目,吸引游客驻足拍照留影。

大整治,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开展了文明交通、市场改造、

社区环境整治三大工程

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成果,扩大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开展“争创文明城、争做文明人”大讨论,高标准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常态长效机制,实施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全市开展“六乱”整治14.45万处;个行政村建立村级监督机制、开展“门前三包”,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定相关责任区域,实现网格化管理;个自然村、个城中村开展整村推进,各司其责、互动联动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机制得以构建。

闽江源头水生态环境质量大改善,空气质量、水质保持全省第一。

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城市品质和品位显著提升。

▲在光泽县杭川镇三凤社区凤凰华府小区再生资源回收站,居民程子荣刷卡察看自己的环保积分。

▲“保护母亲河生态青春行”绿色星期六环保志愿行动。

▲“争创文明城争做文明人·我爱我的城”健康跑暨“书香与健康同行”活动在武夷新区举行。

▲建阳区某商场内,顾客经过“光盘行动”宣传海报。

大创新,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

三大创新为全国首创

南平市“生态银行”入选《中国改革年度50典型案例》;

“武夷山水”品牌持续位列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前三;

水利部水规院以南平为样本编制《水美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全国郊野钓鱼大赛总决赛在建阳区麻阳溪畔开竿。

▲武夷新区水之厅广场上的太极表演。

▲延平湖上,龙舟竞渡

▲中国龙舟公开赛总决赛(福建·南平)在延平湖举行,一艘艘龙船如离弦之箭,在延平湖里劈波斩浪。

大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攀升

建立和完善创城领导挂帅制度、量化考评机制、路长负责制、督查落实机制、“门前三包”责任制、“六要”工作法、宣传信息工作机制以及工作奖惩机制等八大机制,推动《南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11项相关法规立法,确保创城工作常抓常新、常态长效。

在全省率先全面铺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已完成10个中心、个文明实践所和个文明实践站建设。

武夷山市《竹筏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等7个案例入选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集,位列全省前列。

延平区炉下镇斜溪社区村入选首批全国21个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为我省唯一。

全社会诚信水平不断提升,市民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满意度得到新提高。

▲12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投入高铁南平市站至武夷山景区K1线的运营。

▲延平区金山社区体育公园

▲延平市民夜生活丰富多彩。

▲武夷新区江滨公园环境优美,不少市民来此休闲。

▲医疗、消防、电力等部门志愿者为全国郊野钓鱼大赛提供后勤保障。

▲世界清洁地球日期间,我市组织开展户外清洁活动。

▲青年志愿者进行文明宣传。

▲在高铁延平站,青年志愿者开展服务春运“暖冬行动”。

来源:闽北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