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 http://pf.39.net/bdfyy/从事新闻写作20多年,邵武体育运动纪实,为笔者印象最深之一的新闻稿件。
年,那还是笔者从市委宣传部宣传科长岗位到市委报道组主持工作半年,随后获得副组长任命的第一年。那年的9月,有位已过五旬的新华社福建分社高级记者林斯定,冲着林业题材到邵武采访,吃住都在熙春山庄(熙春公园的西门旁),为期一周,写了包括内参在内的好几篇稿件。他为人特别谦和,工作起来却很是投入。笔者和林业局负责接待的办公室副主任林东旭,都称他为林老师。在陪同林老师采访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很多新闻写作专业知识和采访技能,还深深地被他的敬业精神和新闻采写的严谨认真态度所感染感动。
要离开邵武的前一个晚上,笔者将早些时日写好,并到打字店打印好的《全国体育先进市邵武体育运动见闻》新闻稿呈送给林老师。因为稿件长,他只看了一个标题和文章开头,便说:“晚上我会认真看,明天我会给你说说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虽然,我认为邵武的体育工作有分量响当当,采写这篇稿件也下了不少功夫,自认为稿件也还可以。但对于新华社发通稿,还是没有把握的。更何况,笔者原来在市教育局和市委宣传部写的都是信息、调研报告等公务文章,到报道组从事新闻写作还是一个“新兵”,也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系统学习,缺少对于新闻的把握经验。我担心稿件在林老师这里就通不过。
可没想到,第二天与林老师一起吃早饭的时候,却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并说要带去福州发通稿。“哇,新华社发通稿?”我满怀期待。
返回福州没几天,林老师便打来电话,说是分社已决定分四篇每天一篇发我的体育运动稿件,并对稿件里的一些事实进行再核实。
真是没想到,真是太兴奋了。这篇稿件,新华社4次发了通稿。那时香港还没回归,《文汇报》于当年10月10日和12日分别刊发了《国内外大赛摘金夺银——体育先进市闽邵武市体育运动见闻之一》《群众体育方兴未艾——体育先进市闽邵武市体育运动见闻之二》。
通过寄投稿,这篇稿件于当年9月20日在《福建日报》用大篇幅的版面,以《体育风流城——全国体育先进市体育见闻》为题刊发了;于12月27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也采用了,题目为《铁城风流——邵武市体育运动一览》;当年,这篇稿件还在《闽北日报》作为4期刊发。
剪贴当地发表在*报及其他重要刊物上的新闻稿件,是各地县(市)委报道组为保存资料,也为“累积成绩”的“普遍”而又“传统”的做法。在邵武,象体育运动纪实新闻稿件如此好的落地见报,不是很多。当然,那时邵武的体育工作的确相当的不错。这是重要原因,更有林斯定老师的帮忙。
现如今,基层通讯员的名字已很难在新华社的文字通稿中出现了。可那时,林斯定老师还特别将自己的名字排在我与林东旭之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