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lvyouxfnet.com/48774.html去前,“惧怕”时间太长;结果,感慨“机会”难得,“收获”颇丰。
5月15日,笔者20天的邵武左岸集中医学观察点驻点带班工作结束。这个观察点,分污染、半污染、清洁等3区,设防控消杀、健康观察、信息联络(疾控疫控)、病例运转、人文关怀、后勤保障等多个专业组,有疾控、医生、护士、保洁、司机、保安、干部等各类驻点人员30多名,除安全保卫组的8位民(辅)警每周一轮外,其余至少2周或更长时间换岗。驻点人员,24小时连轴转,没有休假和昼夜,“绝对”想象不到的“辛苦”和“尽责”。
太辛苦:电话叫不醒,敲门叫不醒
“五一”长假,理当好好休息一下,却不能。
早上8时10分左右,笔者的电话响了,说是有一人8点解除隔离,却怎么都打不通疾控人员章国盛的电话。笔者急匆匆跑去敲门,连着敲了三四下,再敲三四下,都没动静,便认为他已起床了。当笔者与相关人员对接上了解相关情况后,再打电话,再叫人敲门,终于把章国盛从梦里拖了出来。
“不好意思,睡死了。来这里第四天,忙完上床都到凌晨4点多钟。”20多岁的章国盛,眼圈有点红。
20天里,笔者充分感受了一番天天下半夜才能结束工作,什么是“涵盖”每位驻点人员的疲劳和辛苦。
每天的事情“硬核”,“任务”繁重,各个专业组都辛苦。市疾控中心职员黄莹刚参加工作便被派往观察点,4个月的紧张和过劳,让一位能吃会睡的小女生变得高度敏感和惧食。5月8日,因人手不足,黄莹又进入了左岸观察点,连续五天的白天晚上,都是“电话不断”“紧张战斗”,处在高效运转状态。她,每天只吃一点早饭,还常要吃了吐。这次,好在市疾控中心只让她待7天,只给她接替章国盛处理“急务”和带出“徒弟”的任务。
疫情严重的大环境,导致人手更加紧张,疾控、医护人员更是“奇缺”。这个观察点,一个当班,疾控少说要2人却只有一人,负责隔离区3栋大楼健康观察的护士少说要3人却只有2人,医生和感控少说要2人却由1人兼做……这里说的用人数,还没将“三班倒轮替”计入,还不是隔离人员“暴棚”时!
4月27日,市妇幼保健院护士张闻音先后进驻隔离区后,上岗30天,还得隔离14天。“下半夜两三点睡觉是常态,最迟一次到凌晨快5点才上床。早上还得早起,采核酸和做一大堆的事。遇到公安排查次密者的晚上,十几二十分钟就来一个,我们只能穿着防护服在里面等待。有时说等一下,结果等了2个多小时也有。”张闻音向笔者反应人手不足的问题,提出增人请求。
90后保洁员黄颖婷,是位多个观察点干过消杀工作“老手”,这次驻点又有快2个多月,做到24小时“随时待命”,常是“通宵达旦”。“进入隔离区都得穿着防护服,搞消杀还得背上30来斤重的桶,最忙的时候一天来回爬楼少说一百五六十层。我都吃不消,几位五十多岁的阿姨就更辛苦了。但还得按规程操作,还得把事情做好来的!”她这样说。
真尽责:换个车开,路上吃饭
“把快餐带上,就走!”5月11日下午近6时,笔者刚好在观察点大门前,病例转运司机肖福林朝楼上喊,陪护员王建龙跑步下楼上车。原本从武夷山北站接回一位隔离人员,是有充裕的时间前往泰宁动车站接人的,却出现了车胎漏气的问题。好在车开到了观察点,不好在修车师傅充气没有成功,还得再取工具换胎。这时,距到泰宁动车站接人不足1小时。恰好另一部车回来,肖福林便决定改开车,“不能误时”。
繁重的病例转运任务,由2组4人(邹有德司机和王以诺陪护员为另一组)承担。从4月21日4人到岗后,每天没得停歇,深夜任务更多,“连轴转”“连续作战”。一天要跑好几趟武夷山高铁站和泰宁动车站,也要去厦门、福州和邵武城乡进行点对点接人。有一次跑福州来回多公里,还在市区接了4趟隔离人员。
“收到”“下高速,请准备接人”“到了,请接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