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消息福建又双叒叕上新啦 [复制链接]

1#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
                            

东南网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福建官方新闻门户网站。

恐龙足迹

动物新种

候鸟越冬

……

最近

福建又有不少新发现

一起来看看吧!

龙岩恐龙科考又有新发现

龙岩上杭恐龙足迹群化石科考和保护工作又有新进展:新发现了极其罕见的正负模(对板)保存的恐龙足迹化石。

据在现场考察的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介绍,这个正负面对板出露的化石标本面积约15平方米,上面保存蜥脚类和兽脚类等多种恐龙足迹,包括恐龙行走时留下的行迹,还有一些清晰的对称波痕构造,代表湖相沉积环境,“发现这么大面积正负模同时保存的恐龙足迹化石标本,在世界上属首次”。

此次发现的正负模保存的恐龙足迹化石

汪筱林说,之前国内外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大多属于侏罗纪和早白垩世,上杭发现的恐龙足迹属于晚白垩世,代表了恐龙灭绝前最后阶段的活动遗迹,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科普价值和保护价值。之前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大多只有凹下的一个面,或是凸出的一个面,凹凸面同时出现非常罕见。上杭新发现的晚白垩世正负面保存的恐龙足迹化石,填补了这一空白。

此次在上杭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

上杭恐龙足迹群化石于年11月被首次发现,是中国发现的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之一,也是福建省恐龙相关化石的首次发现。随着科考保护工作的推进,目前,已清理发现多种恐龙足迹类型,并至少发现4个层位,证明恐龙在这个地区有较长的生活史。

武夷山国家公园再添新成员

日前,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发布,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再次取得新成果,发现了动物新种——中华粘猎蝽,它属于粘猎蝽属,这也是我国第一次记录到该属的物种,是中国新记录属。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中,科研人员先后两次在国家公园邵武水北片区采集到一种新的“树脂蝽”标本,年8月,描述该新种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际昆虫学期刊《JournalofAsia-PacificEntomology》,并将其命名为中华粘猎蝽(Ectinoderussinicus)。

中华粘猎蝽与同属其他物种的区别是它具有深褐色和污白色相间的体色和较宽阔的椭圆形腹部,此外,中华粘猎蝽的小盾片被向后扩张前胸背板完全遮盖,而同属其他物种,至少小盾片的尖端会外露。

中华粘猎蝽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武夷山昆虫地理分布区系和物种多样性,也对研究东洋区昆虫区系分布及其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从武夷山国家公园成立至今,已发现雨神角蟾、武夷林蛙、武夷山毛泥甲等17个新种。

今年“鸟类活化石”首次造访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石狮段)发现5只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这是今年白鹤首次造访福建,同时数量刷新福建历史纪录。

白鹤有着“鸟类活化石”之称,全球种群数量不到只,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的极危(CR)物种,同时也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鹤通体呈现白色,胸和前额为鲜红色,嘴和脚为暗红色。它们在中国主要为冬候鸟和旅鸟,秋季于11月初至11月中旬飞临我国南方越冬,春季于3月末至4月初离开我国越冬地,栖息于浅水沼泽和浅水湿地。

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河口、滩涂、红树林、垦区、近海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为飞临越冬的白鹤等珍稀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接下来,当地将会对白鹤的种群数量、越冬时长、生活习性等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和记录,为生物多样性研究作出贡献。

原标题:《好消息!福建又双叒叕上“新”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