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地开闽赣界,城接武夷西邵武是个好地方 [复制链接]

1#

登福音阁

地开闽赣界,城接武夷西。

旭日云俱染,群山天与齐。

倚松晴气净,登阁翠烟迷。

惆怅经行客,匆匆未稳栖。

这是我们第一次到邵武。邵武别称铁城,南武夷,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福建省南平市下辖县级市,入选“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榜单。抵达县城,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财富广场一带灯火辉煌人潮涌动,感觉是个热闹又方便的地方,遂就近入住广场对面的汉庭酒店。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福建邵武有着多年建县史,曾为福建八府之一,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红色革命遗址丰富,是福建省首个获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县市。或许是当今某大领导曾经夸赞过吧,“邵武是个好地方”这句标语在县城的高楼上、道路边随处可见。

财富广场附近或许是邵武城南的一个次中心,餐饮、百货、娱乐汇聚,人气很旺。我们在美食街上一家餐馆吃了晚餐,当地的河鱼、豆腐都有特色,味偏辣,很过瘾。当夜广场门口还在举办露天篮球赛,里里外外围了很多观众欢呼喝彩,气氛颇为热烈。不远处的沿河步道,跑步漫步乘凉的市民络绎不绝,几乎没人戴口罩,可见在这个山城并不受疫情影响,一切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氛围,一种故土小县城常态化的富美安详。

次日醒得早,趁母女俩还在安睡,独自起来逛逛县城。酒店门口就是一条登山步道,指示路标上写着福山寺方向,遂随着晨练人群往山间走。不料这座我原以为的酒店后山居然苍莽延绵,是一脉群山,这就是邵武福山。

福山位于邵武城区南部,原名“鹫岭”,北宋时改称福山。福山森林公园一期修建是在14年前,后来逐步进行改造升级。公园以森林生态景观为主要特征,“福”文化为内涵,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景观,融入中国传统的“福”文化,为市民提供登高、健身、祈福、科普教育等活动于一体的休闲游憩场所。

山谷之中的福山寺始建于公元年,是邵武早期的寺庙之一。隋唐时期,邵武境内陆续兴建福山寺、龙湖寺、广福寺等40余所寺庙。初建福山寺时,因有女僧居住,另辟有如是庵。元朝至正年间(-),寺僧筹建翠微阁和听雨轩,成为元朝泰定进士黄清老读书处,他创作的《福山庵》诗句流传至今。此后,历代文人在这里都留下诗词佳作,从不同的视觉角度来赞美,让邵武福山名声在外。

福山寺殿阁延绵,除佛寺外还有财神菩萨殿、药师佛殿和福山书画院等建筑。寺前山坳间有一个大广场,在此打羽毛球晨练者不下数十人,可见福山公园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

与福山寺相对的另一个山头上,高阁涌出,巍峨富丽,这就是福山公园标志建筑福音阁,位于福山公园一重山最高点,海拔高度为.4米,占地面积平方米,为五层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顶层为钟楼,楼高26.3米,加3米高的葫芦形宝顶,总高29.3米。楼阁为邵武市民提供一个祈福、登高望远的休闲场所。每当钟声响起,市民都能听到福山传来的钟声,故名福音阁。“福音阁”牌匾由国学大师百岁老人文怀沙所题写。

楼阁采用闽北地区明清时期特有的建筑风格,主体建筑采用十字型平面,有“十全十美”之意,五重檐形式的屋檐,代表“五福”。建筑主体高耸、空凌、端秀。在四层和五层的门额上镶嵌有“蝙蝠”的图案,蝠与“福”同音,故寓双福之意。

福音阁的第五层阁楼角檐设有36个风铃。阁内设祈福钟,钟体高1.9米,重达1.吨,钟体双龙吐水,寓意邵武境内的两大水系,富贵吉祥图案及福佑太平等文字寓意福在四方;字的铭文,寓意邵武公元年(三国吴永安三年)置县;太极八卦图案和双福吉祥图案,寓意邵武阴阳协调、生活和谐;连绵起伏的60个水纹图案寓意新中国建国60周年铸造,26个莲花瓣口寓意邵武市建市26周年;铜钟总重量1公斤,寓意邵武置县1年;钟体共分5部分,总高1米9,寓意邵武解放纪念日为年5月19日。登阁远眺,恰旭日高照,郁郁苍苍的福山森林云烟缥缈,美如仙境。

居高俯瞰,群山环绕的邵武县城楼台鳞次栉比,气象蒸腾。这是一片热土,自古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了2个宰相、7个兵部尚书、位进士,宋代名相李纲、文学评论家严羽均是邵武人,据传武当宗师张三丰也是邵武人氏,酒店门前的主干道就命名为张三丰大道,附近还有张三丰太极公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