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福建最古老的城镇和平古镇,这里拥有着 [复制链接]

1#

这里是老张的旅游和历史研究所。

这次跟随老张来看看福建最古老的城镇——和平古镇。

和平古镇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邵武市,始建于唐代,是一个独特的碉堡式古镇,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和平镇不仅有丰富的古建筑,民间文化遗产也同样精彩,极具观赏价值,如被称为活化石的傩舞,极具特色的龙形烛灯桥,以及和平三绝:垂果台、星茶、泳浆豆腐,都是和平古镇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和平古镇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保留了最完整的古街和古巷。古城内有两条街道连接东西城门和南北城门,而街道两旁是纵横交错的大小巷子,街巷中间全部用青石板铺设,两边是河卵石,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贯穿古城南北的街道叫古城街,被誉为"福建第一街",全长多米,宽六至八米,街道中心由青石板铺成,因地势关系形成独特的"九曲十三弯",犹如一条欲飞的青龙。

古街两旁的卵石巷路呈网状纵横交错,或是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狭窄的小巷,古朴宽敞,小巷之间是鳞次栉比的古民居,这里的古民居兼有中原的古风和当地特色,是罕见的古建筑珍品,在长半公里的青石铺街和十几条卵石古路上,位于间青砖琉瓦、雕刻梁建筑的明清民宅,这些宅邸豪华气派。

和平古镇保存着很多人的祠堂和家庙,例如歧山公祠、赵氏公祠、廖氏宗祠、丁氏家庙等,*氏陡峭公墓、女王塔、光源寺,和平古镇曾有一百三十多名进士,享有进士之乡的美誉,培养进士是镇和平书院,这个书院有千年的历史,创始于后唐朝,创始者是*急,*急原籍河南,他的父亲来邵武做官,喜欢和平镇的风水,在这里安家。

*峻十八岁入士,五代后完成了唐工部的侍郎,他最大的梦想是恢复唐朝的繁荣,但是,这个愿望当时已经实现了,所以回到和平镇隐居,创立了和平书院,*峻有二十个儿子,千百年来他的子孙遍布世界各地,数量超过了四千万,因此,和平古镇也成为了与国内外*氏后裔联系的纽带。

和平书院的最初创立时只有*氏的子弟在这里读书,从宋代开始成为了当地的公营学校,还有历史上有名的文人来讲课,书院东门的“和平书院”四个字是朱夫子写的,书院北大门的设计最讲究,上面像官帽,三个门组成一个“品”字,意思做等级高官。

日文名楼是和平古镇最重要的遗迹,古镇保存着两座养老楼,东门养老楼是三重休山式,门洞用石条砌,墙用大块玉石砌,墙脚有石碑,是和平镇的“禁止搬入,保卫固定地方”石头,是镇子“旧市三禁碑”之一,是清代立的,北门的养老楼也叫武阳楼,面对武阳山,城门的洞也是用石条砌的,比东门的洞大一点,城门两侧有一堵保存着玉石砌成的明城墙。

李氏大夫第是和平镇许多明清大宅的代表,位于东门,这所大宅是夜清李氏的“一门九大夫”李氏豪宅,建于清同治年间,是当时的奉*大夫、知州李春江和奉直大夫、直隶州和李奇川的宅邸,李氏大宅邸的砖块雕刻,是一幅格调和味道的艺术杰作,雕刻精巧细腻,人物形象生动,八字墙上雕刻着《三国演义》的典故和松、竹、梅、鹤等画。

除了李氏大夫之外,和平镇还有李家、*氏大夫第、廖氏大夫第、旧市三宫、谢氏粮仓等许多古老建筑,和平镇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田地,代表稻苗,粮食、坪意味着地势平坦,这里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粮食生产,风水宝地,新石器时代,古越的人民在这里繁殖,唐代人口已经密集,形成了繁华街,有旧市区,明代建有坚固的和平城,有八个城门,四大四小,建筑材料大部分是当地的玉石,他们独具匠心地为我们保留了这些宝贵的古建筑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